冯其庸口述17:我照着项羽突围的路线,一直往前走,走到淮河边上
1985年5月份,我到安徽宿州去,因为什么事情去,我有点记不起了。到了宿州,我请宿州的朋友王少石,还有几个朋友,陪着我到垓下去,垓下就是项羽"垓下之围"的那个垓下。因为我当时心里一直记着一件事。
1985年5月份,我到安徽宿州去,因为什么事情去,我有点记不起了。到了宿州,我请宿州的朋友王少石,还有几个朋友,陪着我到垓下去,垓下就是项羽"垓下之围"的那个垓下。因为我当时心里一直记着一件事。
这期间还有一件事,是关于几件文物的事。我的侄子冯有责有一次写信告诉我,发现一个铜的东西,老百姓叫它铜锅,现在拿来喂猪,上面有字,你要不要看看?他用铅笔拓了几个字给我,我一看,从字的结构来看,仔细琢磨应该是战国以前,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楚国的字体。这个器物应该很大
北京当时也很困难。北京吃饭买粮食都要用粮票,限定了给你多少。吃的东西都很艰苦啊,实在没有荤菜吃,隔一段时候,就到张自忠路往前那个十字路口有个菜馆,可能是内蒙古来办的,那里可以吃到黄羊肉,就是草原上野生的黄羊,打了野生的黄羊拿到这里来卖。所以隔一段时间,我跟我爱
1944年的下半年,我就不上学了,回到老家了,为什么呢?我交不起每学期的学费,而且住宿在学校里,我真是没有那个经济负担能力。再由于我读的工科,读的纺织科的印染学,这个课程需要数理化的许多成绩,文史方面的知识对它没有多大用处。我对数理化这方面不太感兴趣,成绩有时